95后喜歡什么樣兒的互聯網公司?
2017年的就業市場上,人們將首次見到大批95后的身影。這群正在緊張求職的應屆生,是伴隨互聯網發展成長的,令人矚目的一代。他們的擇業喜好,折射著時代文化的變遷。
在BOSS直聘此前發布的包含137645個樣本的《2016年應屆生就業競爭力報告》中,我們指出了幾個2016年應屆生求職的大趨勢。首先,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全國應屆生的平均期望薪酬較去年回落了5.6%,至4421元。相較2015年,能夠吸引更多畢業生從事的“人才正流入”行業,僅有IT/互聯網、金融、電子/通信/硬件、專業服務,政府/非營利機構;而包括機械制造、能源化工、交通貿易、房地產建筑、甚至廣告傳媒在內的傳統行業,期望流入的應屆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實體經濟的下滑,正在深刻影響著年輕人的就業選擇。
2016年,有36%的應屆生希望到北上廣深工作,而在三年前,這一比例是51%。愿意去三四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從2015年的22%降至20%。相應地,有44%的應屆生希望選擇二線城市工作,比去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以杭州、蘇州、青島、成都、武漢、南京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正在迅速攀升。
對于95后來說,互聯網是一種生活方式。在這份報告中,我們從互聯網公司和職位的細分維度,對2016年應屆生的求職喜好加以分析。95后眼中的互聯網江湖,景色有些不同。
技術工種更容易求職,愿意加入小型創業公司的年輕人比去年增加了5.9%
2016年,愿意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應屆生最想做的三大崗位是技術、市場和運營。其中,技術人才的比例與有工作經驗的職場人群比例相近,對于要求更多實戰經驗的運營和產品崗位,應屆生人數比例均低于職場人群5個百分點以上。
2016年應屆生期望進入的前三個細分領域依次為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和O2O,三者共占到總數的32.7%。這是目前互聯網公司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三個領域,入門級職位也更多。從趨勢上看,O2O行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文化娛樂產業則超過了IT/軟件等傳統熱門領域,吸引著更多年輕人,驗證的是95后對于消費升級新風口的自適應和親近性。
2016年想進入互聯網行業的應屆生中,40.7%首份工作選擇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分別有21.4%和23.1%的應屆生選擇500-999人及100-499人的中型企業。2016年,有14.8%的應屆生愿意畢業就加入100人以下的創業公司,相比2015年提高了5.9個百分點。出于對個人發展空間的更高追求,95后對于大公司的“執念”出現了明顯下降。
獨角獸公司依靠核心技術崗位人才戰超越大廠
究竟哪些互聯網公司更受95后歡迎?根據應屆生在平臺上對不同公司的主動搜索、主動查看、主動投遞和溝通行為,BOSS直聘統計了互聯網公司對應屆生的吸引力指數,指數越高說明該公司對應屆生的吸引力越大。1為指數基準,代表國內互聯網公司對應屆生的平均吸引力。
盡管正經歷著不同程度的挑戰和危機,至少在目前階段,BAT依然憑借強大的實力和體量保持著對應屆生的最高吸引力,較其余互聯網公司有倍數級優勢。而國內主要垂直領域中的獨角獸創業公司,正在對老牌大廠發起瘋狂趕超,吸引著大量95后的加入。
我們發現了95后互聯網擇業喜好的幾個新趨勢:
Web1.0公司大勢已去。用戶互動、個性化搜索與推薦、云計算、共享經濟……踩不上風口的傳統門戶已現頹勢;軟件公司依靠龐大的入門級技術職位數量,勉力維持著對應屆生的吸引力。
做好大數據的公司最受新生代歡迎。BOSS直聘數據顯示,2016年,榜單中的50個企業普遍提升了數據類職位在其技術團隊中的占比,幅度在3%-15%不等。缺乏數據意識的公司將逐步退出競爭行列。
獨角獸公司在2016年異軍突起,成為第二集團領軍。刨除有明顯優勢的BAT,前十名中的其他七家公司在吸引力指數上激烈拼殺。在對新生代人才的爭奪上,獨角獸已經具備了與老牌大廠在同一個舞臺上競爭的底氣。
知識社交與文化產業中的當紅產品開始體現出強大吸引力。深受95后喜愛的知乎、B站、海洋音樂、楚楚街等公司今年紛紛沖進了榜單。“喜歡一個產品,就要去為它工作”,強興趣導向的擇業觀,在2016年應屆生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從用戶中吸引員工,正成為互聯網公司新的人才引力策略。
2016年,在與大廠的拼殺過程中成功進入前十名的五個獨角獸公司,其共性是技術和數據驅動,并且不惜重金與大廠展開人才戰和挖角戰。有趣的是,這五家公司各自搶占了細分領域中最熱門技術崗位的應屆生吸引力頭名,這也直接幫助其鞏固了地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