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網站時不慎被K了怎么辦?
對于日常網站優化工作來說,怕的就是遇到網站被“K”(降權)。網站被“K”則意味著網站的所有數據都會降低,甚至回歸0,這包括了關鍵詞排名、網站流量、網站收錄量、網站展示量等等。
當網站被“K”后,還是可以進行恢復的,不過時間有長有短,有的需要花費一個月,有的需要大半年,嚴重一點直接恢復不了。
說明一下被“K”的網站都有什么特點:
1)網站流量出現斷崖式下降。
2)關鍵詞數量斷崖式下跌。
3)網站收錄急劇減少。
4)網站快照停止更新。
5)很多已收錄的內容不在放出。
6)site網址排第一的不是首頁。
7)網站抓取頻率直線下降。
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呢?大體上可以分為6類:
1)服務器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打開網站時而快時而慢,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2)網站被人植入病毒,使其內容中含有敏感信息,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3)網站在近期的優化中含有作弊的嫌疑,如關鍵詞堆砌、內鏈導向過多等,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4)網站近期標簽、標題修改過于頻繁。
5)網站進行改版且沒有提交閉站保護,新舊鏈接之間沒有做301跳轉。
6)網站近期添加了大量的采集文章、低質量文章,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7)受友鏈影響,比如友鏈中有網站出現了上述中的任意一點,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網站被“K”的原因基本都在這兒,一個個排查,清除掉這些不利于自己網站的因素。建議做網站優化時用白帽方法去優化,正規的方式永遠不怕這些,雖說時間周期可能會較長,但是穩定上述問題出現的幾率幾乎為0。
另外要注意網站被“K”絕不是當天你操作失誤就會“K”站的,而是會有一段時間的提醒,比如網站流量開始出現異常,但是第二天又恢復了,隔了幾天又是如此,這時就要提高警惕,還有的網站收錄突然間暴漲,很多人以為這是件好事,其實這不見得是好事,收錄正常情況下是緩慢增長的,突然暴漲可能是網站被劫持了,使用了腳本讓搜索引擎收錄了很多敏感的內容。
所以在日常的優化網站工作中,每日的數據統計就十分重要了,數據出現異常也能更好的發現,在慢慢回憶近期是否有什么操作可能導致網站被“K”。

猜你喜歡